日前,为贯彻落实《水法》《节约用水条例》,加快先进节水工艺、技术、装备的研发和应用推广,提升工业用水效率,工业和信息化部、水利部编制发布了《国家鼓励的工业节水工艺、技术和装备目录(2025年版)》及相关典型案例。其中,杭州水处理申报的“高盐废水资源利用集成技术”及相关应用案例成功入选,为工业领域实现废水零排放、推动水和盐资源循环利用提供了高效技术解决方案。



高盐废水处理长期面临有机污染物处理效率低、运行稳定性差、盐品质难以保证和综合利用效果差等痛点。针对这些难题,杭州水处理从高盐废水资源循环利用装置中预处理、浓缩分盐和结晶过程中的关键节点出发,重点开发高效微反应预处理装置、臭氧催化高级氧化与协同电化学技术、抗污染膜组件、多种浓缩及分盐耦合技术、双极膜制酸碱技术,最终形成高效、成熟、稳定、可靠的高盐废水资源利用集成技术及装置。多级集成的高盐废水资源循环利用工艺,可实现水回收率超95%,盐回收率达90%以上,经权威机构鉴定,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该系列技术适用电力、石化、煤化工、氯碱、有机硅、纺织印染、冶炼等多个行业,目前已在百余个废水处理项目中落地应用,累计日处理水量近两百万吨,年节水量超6亿m³,年回收酸、碱及盐资源近百万吨。
在广东某印染工业园区废水资源化及盐高值化转化示范项目中,通过该技术的应用,废水回用率从原来的70%提升到95%以上,浓盐水资源实现循环利用,副产盐/盐溶液回用到园区印染企业,助力园区减少年均间接运营成本近3亿元。凭借在资源回收和生态保护方面的突出贡献以及显著的经济与社会效益,该项目成功斩获2025年全球水奖“年度最佳工业水处理项目”,受到社会广泛关注。

高盐废水资源利用集成技术的规模化应用,不仅能够有效降低企业对地区用水的负担,扩大水循环利用空间,延伸节水用水工艺链条,同时减少高盐废水污染物对外排放,极大地促进工业生产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未来,杭州水处理将持续深耕水及水中资源循环利用领域,加大核心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力度,积极推动重点行业高盐废水处理向近零排放及资源化深度利用方向升级,为我国“双碳”目标实现注入强劲的“水动能”。
工业和信息化部文件原文:
国家鼓励的工业节水工艺、技术和装备目录(2025年版)
《国家鼓励的工业节水工艺、技术和装备目录(2025年版)》典型案例